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建筑防水30年之房屋建筑滲漏問題
發布日期:2015-4-17
編輯:hbyqfs
閱讀次數:2316 次
建筑防水是個小行業。盡管30年來,我國建筑防水行業在產業規模、產品結構、技術裝備水平及應用技術等方面的成就斐然,但毋庸諱言,建筑防水行業仍處于一個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市場競爭不規范的階段。而工程建設中出現的諸多問題也很明顯,尤其是長期存在的滲漏水現象,直接影響到建筑的使用功能與耐久年限,突顯解決這一問題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建筑物滲漏問題是當前最突出的質量通病,也是用戶反映最為強烈的問題。當前房屋滲漏出現三個65%現象(目前國內65%的新房屋一年至兩年內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滲漏水,滲漏水占房地產質量的投訴占65%,65%的建筑防水工程6年至8年后需要翻新),令整個行業蒙羞,幾十年來始終困擾著百姓安居樂業,每年損失至少幾十億元人民幣。這一問題解決不了,任何一項改革或改進措施,都是隔靴搔癢。
以我國不同時期房屋構造與防水方法比較研究為例(見表1所示),為根治房屋建筑滲漏問題提供參考依據。
通過圖表的分析,可以說要提高建筑防水工程質量,根治房屋滲漏問題,還應針對設計、材料、施工中存在的質量通病,通過現象和原因分析,找到科學實用的預防措施,并逐一落實到相關工序、每一位操作者手中。這種方法比事后發生滲漏時采取堵漏措施,更為簡便和有效。
與其期望在防水創新上(包括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有重大突破,不如在現有技術水平上增強管理和決策能力,增強各單位、各工序之間的相互配合和監督。只有從“工程防水”的視角,運用系統工程的思維,立足實踐,才是解決當前房屋滲漏水居高不下的正確途徑。

建筑物滲漏問題是當前最突出的質量通病,也是用戶反映最為強烈的問題。當前房屋滲漏出現三個65%現象(目前國內65%的新房屋一年至兩年內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滲漏水,滲漏水占房地產質量的投訴占65%,65%的建筑防水工程6年至8年后需要翻新),令整個行業蒙羞,幾十年來始終困擾著百姓安居樂業,每年損失至少幾十億元人民幣。這一問題解決不了,任何一項改革或改進措施,都是隔靴搔癢。
以我國不同時期房屋構造與防水方法比較研究為例(見表1所示),為根治房屋建筑滲漏問題提供參考依據。
通過圖表的分析,可以說要提高建筑防水工程質量,根治房屋滲漏問題,還應針對設計、材料、施工中存在的質量通病,通過現象和原因分析,找到科學實用的預防措施,并逐一落實到相關工序、每一位操作者手中。這種方法比事后發生滲漏時采取堵漏措施,更為簡便和有效。
與其期望在防水創新上(包括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有重大突破,不如在現有技術水平上增強管理和決策能力,增強各單位、各工序之間的相互配合和監督。只有從“工程防水”的視角,運用系統工程的思維,立足實踐,才是解決當前房屋滲漏水居高不下的正確途徑。
搜索標簽:
[上一篇]:
建筑防水30年之繼續改革的思考
[下一篇]:
建筑防水30年之發展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