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防水信息
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技術的運用
發布日期:2017-5-15
編輯:hbyqfs
閱讀次數:3490 次
一、地下室防水防滲施工準備工作
1、原材料準備
為確保地下室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原材料選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般分為柔性與剛性兩種防水材料。房屋建筑施工中,須嚴格遵循各個施工段的需求進行防水材料的選擇,確保其符合施工要求。
薄鋼板、瀝青卷材與塑料等都屬于柔性防水材料。按照粘貼部位的不同,可以分為內、外防水材料。
地下室防水施工中防水、防潮材料也具有不錯的效果。混凝土、砂漿為剛性防水材料,這種材料具有良好的密實度及耐久性等特點,并能起到承重與圍護的功能。剛性材料與柔性材料相比,具有較低的成本造價,施工難度也相對較低,但防水效果比柔性材料較差。
2、混凝土拌制
混合料拌和施工前須遵循室內配合比的相關要求進行試拌作業,進而對混凝土用量進行確定,同時應確定科學合理的拌和時間、溫度等,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施工的整體質量。遵循配料單進行混凝土進料與拌制,對混凝土內各種材料的加熱時間進行嚴格控制,應確保拌和后的均勻度,不能出現結團、粒料分離等情況。
3、機械準備
施工機械設備應在施工前期進行全方面的徹底質量檢測,確保施工過程中施工機械能夠正常運作,特別是施工中應用到的運輸設備、拌和設備等,在確保各項機械設備配件齊全的前提下,做好調試與維護,避免機械運作中出現意外,造成工期延長與降低工作效率。
二、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技術的應用
1、樁頭施工
(1)樁頭施工工藝
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中,麻面處理應在樁四周小于30厘米的墊層內進行,將厚度為15毫米的墊層剔除。并在樁側位置剔出一定的空間,進行膨脹橡膠條安放。凹槽外側選用無齒鋸進行切割,同時利用清水將其表面的灰塵、雜物徹底清理。在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施工中,須遵循材料配合比進行涂料的拌制,形成糊狀,不能一次過多拌制,在1h內使用,如混合物逐漸稠化,應增加攪拌頻率并進行添水作業。
在涂料涂刷施工中,主要選用尼龍刷進行施工,應確保涂料均勻涂抹。涂刷中須對涂層涂刷方向進行改變,并對相同層面涂料搭茬先后順序進行控制,寬度一般在3到5厘米范圍內有效控制。
第二層涂刷施工應在第一層初凝、濕潤的情況下進行,如第一層表面含水量較低時,須灑水濕潤。
(2)防水層橡膠條施工
選用緩膨型遇水膨脹橡膠條作為樁頭根部施工材料時,須將相應寬度的凹槽剔鑿在橡膠條放置的墊層表面,并通過無齒鋸切割凹槽外邊線,以此為橡膠條放置提供便利。施工時,應保證沒有雜物附著于凹槽內混凝土面層,確保施工的干燥性。橡膠條在樁側、鋼筋根部鋪設時,應確保鋪設的完整性與連續性,將橡膠條閉合位置進行45度斜角的切割,提高橡膠條的設置的穩固性。
2、墻體防水施工
因底板混凝土量大、厚度尺寸大,澆灌時易出現施工縫,一般出現在建筑底板一端兩側,為避免施工縫的出現,須在水泥初凝時間內嚴格控制澆筑間隔時間,對面層混凝土收縮量進行有效減少,為此可選用二次振搗施工。在振搗密實混凝土后,必須對底板表面進行找平、抹實及壓光等作業,初凝后應將塑料薄膜鋪設在其上面,保溫養護時間應控制在2周以上,防水混凝土拆模時間不能過短,混凝土表面溫度和附近外界溫度,應在低于15攝氏度。如裂縫出現在外墻混凝土干縮與溫差情況下,外墻模板在養護14天后拆除。
3、卷材防水層施工
卷材防水層指防水卷材與有關的膠合材料形成的一種單層或多層防水層。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是現階段最常見的卷材類型。
在混凝土結構迎水面設置卷材,結構主體底板、墻體頂端等可以構成一個封閉的防水層。在進行卷材防水層施工前,應選用降水方式。一般選用直尺進行檢測,長度控制在2米左右,5毫米為直尺、基層表面之間的距離。鋪設卷材防水材料時,降雨、降雪天氣不能進行施工。如選用熱熔法進行施工,其施工溫度應控制在-10攝氏度以上。施工材料選擇中,必須確保其質量、規格等與施工相關規定相符合。遵循施工現場具體情況,一般選用外貼法與內貼法進行施工。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只有根據相關施工要求進行施工,才能提升建筑工程的質量。防水技術作為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根據具體的施工現場,選用適應的技術,才能提高工程質量,實現建筑工程經濟效益最大化。
搜索標簽:地下室防水,建筑工程
[上一篇]:
鐵路隧道排水板的施工方法
[下一篇]:
水性防水涂料與油性防水涂料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