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防水信息
中鐵研發成功“新型隧道拱頂注漿工藝”
發布日期:2016-3-31
編輯:hbyqfs
閱讀次數:2981 次
京沈京冀客專研發成功隧道二次襯砌拱頂帶模注漿施工工藝,有效解決了傳統二襯空洞缺陷整治難的困局。
為提高鐵路隧道襯砌質量,避免隧道拱頂出現空洞,防止運營過程中出現隧道拱頂混凝土掉塊現象,中鐵十一局京沈京冀客專指揮部將在京沈高鐵全線推廣該項工藝應用。
3月27日從京沈京冀客專公司獲悉,這種帶模注漿施工工藝,包括一整套新的注漿流程、新的工裝裝備及高性能充填材料,在簡化傳統注漿工藝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注漿質量。
中鐵十一局京沈京冀客專指揮部負責人介紹,這種新工藝,在隧道二襯襯砌臺車拱頂模板上設置了3個垂直注漿孔,孔內安裝活性粉末超高強混凝土注漿管,二襯混凝土澆筑完成1至2小時后,于脫模前開始注漿。注漿材料采用高流動性微膨脹緩凝充填砂漿,與二襯混凝土形成有機整體,解決了傳統漿液與二襯混凝土“兩張皮”的弊端。
據悉,新工藝的推行,將傳統的隧道后期缺陷修補轉變為前期質量通病預防,為我國高鐵隧道建設質量提供了保障。
京沈高鐵是連接京津冀地區與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的重要線路,經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遼寧省朝陽市、阜新市、沈陽市,最終到達沈陽站,線路全長約700公里,線路設計時速350公里,是東北地區入關的第二條快速鐵路通道。建成后,北京、沈陽兩地的經濟聯系將更加緊密。同時,京沈高鐵作為中國“四縱四橫”快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沈陽向東北連接長春、哈爾濱,可緩解現有入關通道的運輸壓力。

3月27日從京沈京冀客專公司獲悉,這種帶模注漿施工工藝,包括一整套新的注漿流程、新的工裝裝備及高性能充填材料,在簡化傳統注漿工藝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注漿質量。
中鐵十一局京沈京冀客專指揮部負責人介紹,這種新工藝,在隧道二襯襯砌臺車拱頂模板上設置了3個垂直注漿孔,孔內安裝活性粉末超高強混凝土注漿管,二襯混凝土澆筑完成1至2小時后,于脫模前開始注漿。注漿材料采用高流動性微膨脹緩凝充填砂漿,與二襯混凝土形成有機整體,解決了傳統漿液與二襯混凝土“兩張皮”的弊端。
據悉,新工藝的推行,將傳統的隧道后期缺陷修補轉變為前期質量通病預防,為我國高鐵隧道建設質量提供了保障。
京沈高鐵是連接京津冀地區與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的重要線路,經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遼寧省朝陽市、阜新市、沈陽市,最終到達沈陽站,線路全長約700公里,線路設計時速350公里,是東北地區入關的第二條快速鐵路通道。建成后,北京、沈陽兩地的經濟聯系將更加緊密。同時,京沈高鐵作為中國“四縱四橫”快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沈陽向東北連接長春、哈爾濱,可緩解現有入關通道的運輸壓力。
搜索標簽:
[上一篇]:
湖北2016年將建設海綿城市示范區120平方公里
[下一篇]:
國內瀝青價格上漲了